首页 > 阅读 > 知识图解 > 正文详细

如何正确的阅读科学新闻?

类型: 知识图解 发布:2022-02-02 10:00:22 更新:2024-12-19 03:33:50

人气浏览:

因应新时代科学新闻的判读能力,必须包含一对孪生的能力,一个是「媒体判读力」,另一个是「科学判读力」,两者需要同时现身,缺一不可。

如何正确的阅读科学新闻?新闻让科学变得切身且有趣

在科技社会中, 只要打开报纸、网路、电视,总会充斥着许多我们有点懂又不会太懂的科技词汇,例如「奈米」、「DNA」、「肉毒杆菌」、「脉冲光」⋯⋯等,学校中可能有提过,但未必深入解析的东西。如果再看看某些科技发展所引发的争议,例如「石化厂盖不盖?」、「复制科技好不好?」、「基改食品吃不吃?」⋯⋯等,也似乎是在学校的科学教育中提过,但是大家却似懂非懂的问题。

在台湾的社会观念中,我们经常将「科学教育」化约为一种为升学与考试服务的工具,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一种「去脉络化」的科学学习情境。例如在求学的过程中,笔者印象里有许多课本里的科学实验是没有做过,然后就似懂非懂地做考卷中的练习题。往好处想,或许不少台湾人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进行抽象度极高的「思想实验」。但是往坏处想,由于科学经常没有跟我们的生活情境结合,就算考试可以考高分,却可能因此而认为科学没有趣味。

在教室里的科学学习之余,当一个人离开了校园,能够持续跟科学发生关系的管道大概就是媒体中的科学了。例如网站、电影、电视、报章杂志⋯⋯等媒体都会承载许多科学相关的讯息,成为多数人离开校园之后接触科学的重要媒介。在这些媒介之中,科学新闻又是其中最重要的管道,因为科学新闻不仅是最主要的科技新知来源,它更具有生活相关、脉络化、即时性等特质,容易将一般人的生活与科学连上关系。所以在不同的科学文本中,科学新闻应该是最容易补足「教室科学」不足的重要文本,并且有机会让读者认为科学切身而且有趣。

可是只要是科学新闻都「很科学」吗?这是科学新闻常常被认为是科学普及之两面刃的主要原因,因为好的科学新闻固然有其优点,但是不好的科学新闻却也会适得其反地破坏大家对于科学的品味,甚至是因为相信了不好的科学新闻而遗憾终身。

科学新闻让你遗憾终身?

错看科学新闻会遗憾终身?有这么严重吗?在过去,也许这只是一句口味较重的玩笑话,被劣质的科学新闻骗过一两次,顶多下次不信就算了,怎么会遗憾终身呢?事实上,日前在中国大陆所发生的一个事件足以作为殷鉴。

2016 年4 月中的时候,有一名中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魏则西,在网路上揭露了自己就医受骗的经过,并提醒大家不要重蹈他的覆辙。在事情揭露不久后,魏则西就与世长辞,并且在后续引起了轩然大波。整个事件的始末是魏则西在大二时被诊断出罹患罕见的癌症「滑膜肉瘤癌」,在缺乏明显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下,魏则西与家人奔走各地医院,却一直苦无正面消息。最后,透过中国最大搜寻网站百度网的搜寻,他们找上关键字搜寻排行在很前面的「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二医院」寻求解方,主要原因是该医院声称拥有来自于史丹佛大学、成功率高达八、九成的生物免疫疗法。

之后魏家就四处筹钱进行治疗,只是最后不仅癌细胞仍旧转移至肺部,追查后更发现这一个疗法在国外早已因为成效不佳,在临床试验阶段就已停止。后来更进一步发觉,原来百度网的搜寻机制背后包藏了「竞价排名」的商业服务,也就是透过广告客户出价的高低,来决定关键字搜寻结果的排序,出价高的就越容易出现在越前面的地方,也就是说魏则西看见的搜寻结果其实是个广告。

更夸张的是,「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二医院」的这一套疗法也不是自己院内的服务,而是外包给另一个「莆田系」医院体系的商品,所以武警医院的名声并不能确保这套疗法的可信性。

这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你是不是了解什么是生物免疫疗法?」,并不是这个事件的重点,「你了不了解原来现在日新月异的新媒体已经衍生出新的讯息搭载模式」和「你了不了解现在的医疗体制原来还有『靠行』或是『外包』等商业型态」才是这整个事件的关键。

这个事件背后牵涉的知识其实都颠覆了我们过去对于传统科学素养的看法,要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里面判读正确的科学讯息,关键已经不再是比比看「谁的科学知识比较广博」这样的问题而已。类似魏则西这样的故事会发生在台湾吗?或许没有像这个事件这么夸张,但未必没有不同型态的脱序。例如,自从智慧型手机与各种即时通讯软体大行其道之后,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就是常常收到来自身边各路亲朋好友所转寄来的各种五花八门简讯,你曾经怀疑过这样的讯息来自于什么地方?值不值得相信?

这些简讯除了笑话跟奇人异闻之外,最多的应当就属一些「健康关怀文」,笔者曾经将些不同型态的「健康关怀文」区分成几个不同的类型:第一种是「嘘寒问暖型」,这种类型的简讯多数是用一些菊花或莲花的图片作为背景,然后搭配几个萤光色的美工字体,写下例如「早安!用美好的心情迎接每一天」、「惜福!祝福我的朋友平安喜乐」之类的问候语;第二种是「保守关怀型」,例如提醒你脊椎要保健、坐姿要端正、久坐要舒展、天冷要保暖、睡眠要充分等;第三种则为「积极建议型」,这类简讯是更积极、更具警示性的类型,例如十种容易致癌的食品、地震逃生的保命方法、熬夜需要补充的食物、冰箱门不要贴磁铁等,可能再加上以专家保证作为开头,像是:「最新研究说⋯⋯」、「英国科学家发现⋯⋯」、「诺贝尔奖得主推荐⋯⋯」等。

在这三种类型的关怀简讯中,前两种比较不具威胁性,基本上多数的内容是无害的,当作是亲朋好友的关心,可以感恩以对。但是第三种简讯就很值得商榷,相信多数人一定对于这样的讯息抱持着半信半疑的态度,不敢完全相信,却也不敢完全不信,于是就姑且过着为每一则关怀简讯活一、两天的方式面对。但是如果不幸碰到像魏则西所遇见的状况,就十分值得警惕了。

享受科学新闻必备的判读力

这些网路新媒体或是手机中的简讯,有许多内容都与科学相关,只是这些科学新闻都像是寰宇搜奇,经常夹杂着许多不同类型的错误。而判读科学新闻的难度,就难在它同时是「科学」及「新闻」的两种综合体,只了解其中一项的特质,恐怕仍无法担保可以明确地辨知,也因此它才会严重到甚至让人遗憾终身。细数这些无奇不有的科学新闻,它们在讯息的完整度上其实经常有许多显而易见的疏漏。

最常见的就是「以偏概全」,例如原本只是某个人、在某个地方、某种状况下吃了某种东西而突然有效的特例,却可以把它讲成是仙丹妙药,语气里就可以担保大家跟着做都能受益。不然就是各种「过度简化」的集结,例如简化因果关系、简化数据、简化过程、简化方法,让我们觉得在面对各种复杂的健康问题时,仿佛只要服用了这一剂资讯大补帖就可以药到病除。

此外,这类科学新闻另一个更致命的关键来自于消息来源的不清,例如许多健康相关的报导都没有清楚的出处,也就是说根本不知道到底是谁编写了这个讯息,说不定只是某位路人甲,他将看见的资讯拼拼凑凑就成了一则科学新闻,其中当然有更多是出自于专门骗取点阅数的「内容农场」手笔。

我们必须承认,这些问题的判读并不容易,因为现代社会中任何一个科技问题几乎都是复合式的, 举凡食、衣、住、行、育、乐各方面的议题都极其复杂,牵涉的范围都十分宽广,导致每一个问题都没有办法被切片成独立的零散片段,所以也就不容易找到单一位专家可以因时、因地、因情境而全方位地帮我们解答所有的疑问。多了解科学知识当然对于问题的解答会有助益,但是毕竟大部分的人并不是科学专家,不会有机会像科学家一样透过一辈子的生命历程来感受科学活动的精髓。

所以多数的科学知识对于一般人所面对的真实问题来说,大概就是「多一分不多,少一分不少」的窘境,要能够判断科技的问题,必然需要有一个完全不同于科学专家的判读方式。这种因应新时代科技问题的判读能力,笔者认为主要必须包含一对孪生的能力,一个是「媒体判读力」,另一个是「科学判读力」,两者需要同时现身,缺一不可。例如,我们想要了解一块饼干该不该吃,相关的判断讯息可能会来自于一个网路论坛、一段简讯、一则脸书PO 文、一个广播专访、一则食品广告、一篇杂志报导、一个健康谈话性节目上的名嘴发言等,各种管道不一而足。如果我们所接触的这些讯息在一开始就是片面、偏颇、被加工、被设计的话,那我们满腹的科学知识恐怕也不容易发挥作用,就像是再好的牌技,恐怕也救不了满手的烂牌。

在这个资讯时代中,我们想要了解的各种科学议题就像是一颗糖果,但是它被层层的包装所裹着,第一层是五花十色的炫丽色纸,第二层则是包着糖果的锡箔纸。我们都知道这两张包装纸的功能,第一层让我们感到赏心悦目、喜欢亲近、想吃,第二层则是具有功能性,可以帮糖果保鲜。

如果要吃到糖果的美味,当然就要先学会把这两张包装纸分别拆开来,漏掉一张都不行。大家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就是包装纸品质不佳,所以糖果受潮了,吃下的滋味变了,有时甚至外层包装纸的色素还会渗进糖果里面,破坏你的美味。

面对新时代科技问题的判读力,就是拆除这些包装纸的能力。首先,外层这张包装纸是媒体里面吸引你注意的各种元素,所以一开始就必需要能用「媒体判读力」来判断这个消息到底能不能信?例如, 这是广告吗?内容农场吗?置入性行销吗?是只想赚取点击率的劣质媒体吗?⋯⋯如果你可以顺利地拆开这层包装纸,那么你就可以开始针对里面的内容好好地斟酌了。

如果你已顺利地进入到里面的第二层包装纸,那么这一层包装纸指的就是用「科学判读力」来诊断它的科学生产过程。例如,这是一个很尖端的研发吗?这是一个很确定的事实吗?这是许多科学都承认的结果吗?抑或只是一种假设、测试过程或初步成果?这个研究的范围很广、很大、很具代表性吗?还是仅是一个小范围的测试?⋯⋯这些问题的确认跟你的微积分好不好、物理成绩高不高、数学运算熟不熟或许都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跟你了不了解科学家的生活或是科学运作的方式就息息相关。

过去笔者曾经累积了十多年的研究,透过对于台湾「媒体中科学」的观察资料及解析,归纳了国内科学新闻报导中最常犯的十种错误类型,包括:理论错误、戏剧效果、名不符实、便宜行事、多重灾难、关系错置、忽冷忽热、不懂保留、官商互惠、忽略过程等,大概含括了所有科学新闻可能犯错的类型。也曾经以这些错误类型作为工具,实际解析最常发生在我们手机简讯里各种谬误的科学新闻,在这些过程中,笔者发觉科学新闻就像一把双面刃,能够成就科学,也能破坏科学。

如果一般民众都能够练就一对火眼金睛,同时具备科学判读力及媒体判读力,必然可以正确地判读科学新闻,进而享受阅读科学的乐趣。[转载自原文]

相关推荐